打造国内领先的一站式孵化服务平台

以制度创新引领推动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21-03-08 09:23:33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核心位置来抓,坚持以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引领推动科技创新,先后出台和修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全国两会期间,国际商报记者就相关情况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科技厅厅长罗平。

罗平指出,安徽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体现为“三个率先”特点:即率先开展“3+1”自主创新试验示范区政策先行先试,率先实施系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率先构建创新型省份建设配套政策体系。

2011年,国家将合芜蚌试验区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示范区作为“3+1”试验示范区序列,获批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改革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试点区。2016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安徽合肥、芜湖、蚌埠3个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据罗平介绍,2020年,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分别占全省的48%和48.4%,高新技术企业数达4763家。

在“全创改”试验中,安徽省陆续出台了80余项高含金量的改革文件。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等2项改革举措,先行先试的专利质押融资等3项改革举措,被国务院列入全国推广的首批13项改革经验;创新创业团队回购地方产业基金所持股权的机制等6项改革举措,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推广的23项改革经验;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管理改革等13个典型案例入选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一批科技创新改革的‘安徽做法’‘安徽经验’‘安徽路径’被提炼推广,不少省市来安徽学习借鉴改革经验,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罗平说。

在创新型省份建设中,安徽省也形成比较完善的、覆盖创新驱动发展全链条的政策体系。“近年来,安徽相继出台了技术与产业、企业与平台、金融与资本、制度和政策四个科技创新支撑体系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实施意见,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等,形成多角度、多维度支持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制度‘组合拳’。”罗平介绍说。

统计监测显示,2019年安徽省创新发展指数113.9,与2013年相比上升4.6个百分点,企业创新活跃度居全国第4位,创新意愿居全国第1位。

罗平表示,安徽将继续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一是强化政策供给,譬如修订完善《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二是突出法治保障,正在制定和修订《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科技法律法规,争取早日出台;三是深化体制改革,譬如试点推行科研管理“绿色通道”、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财务报销责任告知和信用承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