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内领先的一站式孵化服务平台

中国改革报: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园区

发布时间:2020-07-10 16:18:45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合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安徽省内唯一拥有新能源汽车、创意文化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省级开发区,包河经开区围绕园区“1+3”产业体系,通过抢抓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培育“智造”新动能、打造“数字”新高地。目前,该辖区所有企业已复工复产,正对标对表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科、苏州工业园等先发园区,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全省产城融合示范园区。

聚焦智能制造增强发展动能

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包河经开区内一家“金光闪闪”的企业。在巨一科技的生产线上,机器人是主角,数百平方米的厂房内只有寥寥数位管理员。“企业主要业务涵盖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系统、汽车白车身智能焊装系统、电驱动系统智能装测系统、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系统和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与服务。其中,自主开发出国内首条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变速器智能装测线和国内首条正向开发的全尺寸纯电动SUV铝车身生产线。”该企业总裁助理王淑旺介绍,截至目前,巨一科技已经成功交付各类智能装测线550余条,累计集成应用工业机器人近2万套,在国内汽车制造装备行业集成应用量最多。

“我们研制的用于生产汽车装配的产品,有些曾一度被国际企业垄断。”说起创新与突破,该公司总裁助理王淑旺介绍说,公司先后申请国家专利79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96项;相关成果获得荣誉近20项,包括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安徽省专利金奖1项。

合肥市经信局组织的多家汽车配套企业走进长安合肥基地,其中就包括巨一科技。“巨一科技和长安汽车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有意向开拓新能源领域的相关合肥。在巨一的‘朋友圈’内,大众、奔驰、神龙、捷豹、路虎、丰田、本田主流汽车企业皆为‘座上宾’。今年受疫期影响,不少海外订单略有延迟,但订单总量却已经超过去年了。”王淑旺介绍,巨一科技系市内首批复工复产企业,目前整个生产均已恢复至正常水平。

智能制造一直是包河经开区的支柱产业,该区拥有江淮汽车、安凯汽车、国轩高科、常青机械4家汽车及零部件上市企业,巨一科技、锐能科技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配套企业52家,2019年实现营收超过100亿元。此外,该区持续推进“万家企业上云”行动计划,大力推动重点企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园区已建成智能工厂4家、数字化车间34个。

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随着科技发展,无人驾驶不再是电影情节,它真实地出现在我们身边。

如今,在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内,无人驾驶车已在试点运行。6月10日,暴雨突然来袭,而这辆无人驾驶车也顺利完成了雨天测试。“目前,我们在园区规划了一条路线,试验车每天都会按照路线进行运行。”负责车辆研发的企业是仓擎智能,这是一家为机场、港口和工业园区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等解决方案的创业公司。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主打产品定位控制器可以实现车辆不依赖GPRS的高精度定位跟踪功能,感知控制器可以实现工业车辆的辅助驾驶和动态场面监控,导航控制器可以实现车辆主动安全和工业环境智能导航等,而线控方案可以对客户的现有工业车辆进行线控改装,实现远程车辆控制。

目前,仓擎智能已经与合力叉车、威海广泰、开沃汽车、江淮汽车、三环智能、武汉花山港、新加坡樟宜机场等工业车辆生产商和客户达成合作。

在全省率先制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包河经开区以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为载体,围绕车、路、云、网、图五大关键要素,加快项目招商和资源引入,目前已集聚了仓擎智能科技、北科天绘、博清科技等2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据了解,备受关注的塘西河公园4.4公里无人驾驶示范运行线将在8月底前实现运行、5G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计划下半年开工建设、427亩的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正在开展设计招标、国家智能网联电动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明确投资建设主体,总投资超过40亿元。

抢抓数字经济提升产业层级

在此次抗击疫情过程中,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实践和效果有目共睹。今后,包河经开区将主动拥抱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包河经开区将做优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互联网产业园、蒲公英创新中心等产业平台,集聚孵化基础软件及信息服务类企业,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态势。依托岭雁科技等龙头企业,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网络安全产业,推动企业与中国科大、合工大等高校开展合作,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催生下一代信息技术及网络安全服务快速发展。

同时,加快培育新兴动能,建立新兴动能培育责任人包联机制,成功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00余家。今年年底,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有望突破120家。

在抢抓数字经济提升产业层级的同时,包河经开区抓项目建设,围绕“1+3”产业体系,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重点引进上下游核心企业。1月~5月,新签约中国科技开发院、京信智能院等优质科技型项目15个,总投资达65亿元。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包河经开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正在编制《包河经开区转型升级总体规划》,按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在花园大道与北京路交口核心区域,打造科技创新中心、产城服务中心。